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导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急速发展,使得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 社会的现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变化,科学分析中国社会长期演变的趋势,形成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占据学科发展前沿的理论和政策解释,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与社 会政策研究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变迁的长期趋势,同时使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更为严谨、精确,从而对社会发展具有更强的预测性和指导性,以社会科学研究为导向,以中长期规划和周密设计的抽样方案为基础,定期、系统、持续地搜集社会成员的各方面数据,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研 究的一项基础工程和基本趋势。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巴西等世界大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建立并实施了面向全国(或地区) 的、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开放性的社会调查数据库。“综合社会调查(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GSS)”即是这样一种定期进行的,集数据收集、积累、分析、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社会调查项目和社会科学研究计划,代表着一种全新 的促进社会科学、社会政策研究发展的思路。“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已成为和人口普查数据一样被使用得最多的科学数据之一。
“中国综合调查社会调查”始于2003年(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简称CGSS),不同于政府统计调查或人口普查,CGSS是以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研究为导向,面向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汲取国际社会科学调查的成熟经验,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持续进行的全国性综合社会调查,力图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现状和趋势,关注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变化,揭示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地位、工作和社会流动、社会生存和生活基本状态、生活方式、态度与认知、行为倾向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和趋势,并 希望借助CGSS历时性和标准化的数据,推动历时性比较和横向跨国比较分析。实施CGSS这样的大型全国性连续社会调查项目,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提供一整套 关于社会事实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够为中国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持续、开放的实证基础。
2003到2008年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的第一期。在此期间一共进行了5次年度调查,对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约1000个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中的4万多个家庭中的个人,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此报告是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第一期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研究发现所做的总结。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的第一期除了调查本身以外,还取得了以下一些重大收获:
一、对在当前中国社会如何执行大型社会调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如何组织调查队伍,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临控,如何在实地调查中调动和利用政府资源,如何有效的提高应答率等,都进行了种种尝试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 对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如何在中国当前复杂又多变的城乡环境中进行抽样,如何在调查中有效的控制由于各方面原因所 导致的误差,如何测量职业、行业这样的重要的、包含丰富信息量的、但又结构性不强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进行观测的特征变量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经 验性的研究数据,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方法。
三、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组织实施大型社会调查项目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初步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高效而可靠的社会调查网络。
四、 通过CGSS数据向全社会的发布,推动了中国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Chinese Social Survey Open Database,简称 CSSOD)的成立,在国内社会科学界不仅率先提出了调查数据全面开放的倡议,而且几乎唯一的实践者。社会调查数据的共享对于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五、通过CGSS项目的实施,中国被接纳为国际社会调查协作项目(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 ,简称 ISSP)的成员,使得CGSS形成了一个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第一期对中国社会研究重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对于接下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第二期项目的顺利展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全面介绍了CGSS的项目设计与执行情况,同时基于对CGSS第一期年度调查数据的分析,从教育、就业、婚姻与家庭、心理与健康、社会交往、政治参与、农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七个方面展示了2003到2008年间中国人工作、生活、观念、态度、以及社会行为的全貌。
第一章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综述
第一节 项目发端与概况
第二节 抽样设计
第三节 实地执行及质量控制
第二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状况
第二节 教育经历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分层
第三章 就业
第一节 工作状况
第二节 初职进入
第三节 工作收入与保险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择偶观念与婚姻状况
第二节 家庭关系
第三节 家庭经济状况
第五章 社会网络
第一节 不同维度的社会网络
第二节 社会网络的不同作用
第六章 健康与心理
第一节 健康自评
第二节 社会心理
第三节 自我认知
第四节 幸福感
第七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民主观念与投票行为
第二节 政党与社会组织参与
第三节 政治参与、公民权益保护与集体行为
第八章 乡村生活与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村庄概况
第二节 村干部基本情况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
第四节 农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附录: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