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再出发”工作部署会在校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朱信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原主任袁卫,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钱明辉主持。
会议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宣布了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任命王晓军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任,蒋妍、吴翌琳为中心副主任。这一人事任命标志着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林尚立表示,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要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他指出,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要勇担时代使命,充分发挥人大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传统优势,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学术生产力,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林尚立从战略高度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完善项目体系。要建立专业化的核心项目团队,在确保现有重点项目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强化团队建设,推动调查研究工作持续创新。第二,健全科研体系。要深刻认识到调查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收集,更在于科学分析和成果转化,不断创新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数据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第三,优化运营体系。要充分发挥学术平台的服务功能,将全校调查项目纳入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确保数据质量和权威性。要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负责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成果推广。第四,强化保障体系。要建立稳定的行政与保障机制,为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要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设一支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
袁卫回顾了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表示十七年来中心在抽样调查、数据采集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坚决拥护学校调整决策,肯定了新领导班子的合理配置与强延续性,相信新班子必将带领中心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王晓军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作为特色科研机构,其独特之处在于突出的数据生产能力。数据是中心的核心资产和立身之本,必须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面向未来,中心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坚持质量为先,持续优化数据生产流程,打造具有人大特色的高质量数据库;加强成果转化,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产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完善服务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数据支持和研究服务;深化开放合作,在巩固现有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拓展国内外合作网络。她充满信心地表示,将与全体同仁一道,努力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调查与数据中心而不懈奋斗。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将以本次工作部署会为新起点,全面提升数据采集、分析与服务能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中心将重点推进国家重大社会调查项目,持续完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着力打造具有人大特色、国际影响的社会调查数据品牌,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